怎样写读后感作文?3个技巧让孩子下笔如有神
一、读透原文:读后感的基础是”读”
“连原文都没看懂,感想从哪儿来?”这是很多孩子写读后感时踩的第一个坑。读后感的灵魂在于”感”,但前提是要先”读透”。就像《繁星·春水》的读者,只有领会了冰心对母爱、天然的歌颂,才能引发关于”童年与老年人生观对比”的深刻思索。
建议孩子这样做:
– 精读时用笔划出触动你的句子(比如《雾都孤儿’里面奥利弗拒绝偷窃的细节)
– 合上书问自己:最让我震撼的情节是什么?为什么?
– 小技巧:用手机录下自己口头复述的故事梗概,检查是否抓住了重点
二、聚焦一个点:别把读后感写成”流水账”
很多孩子苦恼:”感想太多,写出来像杂货铺!”其实高分读后感的秘诀恰恰是——放弃面面俱到。比如参考文章中提到《繁星·春水》的读者,只抓住”小孩与老人对话”这首小诗,就能延伸出对生活态度的思索。
可以这样找切入点:
? 一个人物(如奥利弗的美德怎样打动你)
? 一句台词(《繁星’里面”全球多么有趣啊”引发的共鸣)
? 一个反转(《雾都孤儿》里乞丐变少爷的命运转折)
记住:与其泛泛而谈”这本书告诉我做人要美德”,不如写”当奥利弗宁愿挨饿也不偷窃时,我想起了同桌悄悄帮我修好的铅笔盒”
三、联系现实:让作文有温度的秘诀
“读后感最怕假大空!”百度搜索里70%的差评作文都败在这一步。参考文章中《雾都孤儿》的读者做得很好——用留守儿童的现实案例对比奥利弗,瞬间让文章有了时代感。
试试这些接地气的联想方式:
– 个人经历:”读到《繁星》里孩子的乐观时,我想起自己学骑车摔了十几次却笑着爬起来的样子”
– 社会现象:”奥利弗的遭遇让我想到‘打拐行动’中那些被解救的孩子”
– 影视综艺:”就像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演的那样,好书能穿越时空给我们力量”
划重点:好读后感的公式=读透+深挖+联系
下次老师布置读后感作文时,不妨让孩子按这个步骤来:
1?? 花20分钟重读重点章节(别偷懒!)
2?? 在草稿纸上罗列3个最想写的点,接着划掉2个
3?? 问自己:”这件事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什么?”
就像《雾都孤儿》的读者说的:”爱心是一朵花,一朵秀丽奇妙的花。”真正打动人心的读后感,永远是那些带着书香味的真心话。

